「到了晚上,船在海中,耶穌獨自在岸上,看見門徒因風不順,搖櫓甚苦。夜裡約有四更天,就在海面上走,往他們那裡去,意思要走過他們去。」(可六:47-48)
文首經文引自耶穌在海面上行走的神蹟記錄。這原是一件耳熟能詳的事件。然而在熟悉的經文上若肯花上時間細意默想,主總讓自己「有所得」。
默想耶穌在海面行走的神蹟,首先讓自己受感的是其中耶穌的「看見」。聖經說耶穌「看見門徒」。不論從別處聖經的話,或自己一直以來所領受的教導,都知道主對我們所有的情況都有所「看見」。我們遭遇所有的事主都能看見、都必知道。聖經說耶穌看見門徒「搖櫓甚苦」。一個人能看見別人「搖櫓」不足為奇;但看見別人努力「搖櫓」之時內裡的苦情(「甚苦」乃門徒內心的苦況),卻顯然不是僅憑一雙有限的肉眼所能見,乃因耶穌對門徒極之關切的心腸。試想耶穌看得見門徒「搖櫓」,且從他們搖櫓看出他們「甚苦」,祂對門徒的境況了解何等深切!祂仍然站在岸上,遠遠與門徒相離。在這漆黑的夜間,祂看得到門徒的船,看得見他們努力搖櫓,甚至看得出他們的苦況,這是何等叫人安慰!
有時我們不太察覺耶穌對我們的透察;即使我們都明白這道理,當我們落在苦境之中,我們又不太能安份地相信主對我們的慈愛。我們在苦中感到無力,覺得孤單。正當我們在艱難處境之中,用盡力氣去「搖櫓」,為脫離艱難而努力,甚至為此感到「甚苦」,其實整個過程主都知道。祂雖尚未在我們眼前出現,但我們的「苦」祂都看得見,祂都全知道。
以色列人在埃及地因法老的勞役感到甚苦,他們「歎息哀求」,耶和華說:「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。」(出三:7)父神與以色列人相隔的距離比起耶穌與海中的門徒遠得多!但祂仍然看見他們的困苦,亦聽見他們的哀聲,故祂能說:「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。」
今天呢?主耶穌不是遠遠在天上觀看我們,亦不是被分隔在岸上不能體會我們的困苦。若果遠在高天的父神、遠站岸邊的耶穌仍能看見屬祂之人的苦情,今天神藉聖靈住在門徒心中,祂豈不更知道我們的艱苦嗎?
然而當進一步默想這節聖經,漸漸又發覺我們對主關切之心想得太小了。因我們常只以為主看見我們的「艱難/困苦」。若客觀回望過去的苦境,我們「甚苦」的感覺有多少次是真的在「艱難困苦」之中而有呢?
這亦如門徒這次經歷中的處境。他們曾在加利利海上遇上忽然而起的暴風。當時「波浪打入船內,甚至船要滿了水」(可四:37)。在那一次經歷之中,門徒都怕得要死,甚至真的以為將要死了!當時耶穌被喚醒,斥責風,又吩咐海浪停止,一切便平靜了。然而如今門徒只不過是「因風不順,搖櫓甚苦」而已。
相對於風暴般的急難,「不順」是常見的。無論信徒或不信者,人生路上總會處處遇到「不順」。太順暢的人生路,反難免讓人想到神為那些惡人所預備的「滑地」,直把惡人「滑」至滅亡沉淪之中(詩七三:18)。
人生的經歷多了,見識長了,漸漸感到「不順」才是人生的常態。「不順」並不等同於艱難,大多更不會造成危難。「不順」,不過是人生路上稍微的「不順意」,根本是人生的日常。世人亦說:「歎人生,不如意事,十常八九。」怪只怪我們太沒耐心,常看「不順」的境遇為不速之客,欲除之而後快。天父從沒應許我們事事順暢,我們何竟這麼容易因「不順」而感「甚苦」呢?
當然若要在「不順」中仍然泰然處之,原不是憑著世人所講的正能量或樂觀精神。泰然面對不順環境,乃是憑著對主的認識及對主慈愛的信心。聖經亦在這神蹟中把主對門徒的慈愛及關切突顯出來。耶穌素來都愛祂的門徒。然而在這「不順」處境,耶穌對門徒的大愛才藉這神蹟流露出來。換句話說,正因為門徒遇上「不順」,他們便因此體會到主向他們的慈愛。若果「不順」的際遇能把耶穌素來的關切展示出來,我忽然感到該為「不順」而歡喜!
保羅說他喜愛誇自己的軟弱,因為在他的軟弱之上,神恩典和能力得以顯得完全(林後十二:9);彼得又勸信徒該以他們所受「百般的試煉」為大喜樂,因為這試煉能帶來比能壞金子更寶貴的成熟信心。軟弱和試煉原是為我們帶來好處——帶來神恩典及能力的明證,又帶來更全備之信。門徒在海上的經歷也是類同:他們所遇的「不順」,竟帶來他們對主關切慈愛的寶貴認識!
當然想到這一點,連自己也覺得這種想法有點不可思議。因不論是自己或身邊能接觸到的信徒,能帶這樣觀念看世間「不順」的實在沒有。但保羅自己的確是這樣為主而活。他說:「所以我們不喪膽。外體雖然毀壞,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。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,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。」(林後四:16-17)我想,苦楚能在我們的人生之中「有所成就」,這就是落在苦難之人的大喜訊,亦是我們能以「笑於暴風」的秘訣!